

2024年度宝应教育十大关键词揭晓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组织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来,宝应教育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围绕办更有温度、更高质量、人民满意的“好教育”目标,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打造“优教宝应”新品牌,展现了教育工作者的新担当、新作为、新格局。回顾总结这一年来教育领域的热点动态及重要事件,最终确定了“2024年度宝应教育十大关键词”,现进行发布。
三乡思政
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教育的重要论述,构建“大思政”格局,围绕“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一校一品”,务实开展“三乡·大思政”(红色家乡、生态水乡、人文荷乡)主题活动,推动全县中小学思政专用教室建设,开展思政“金课”评选,尝试跨学科协调育人展示,突出红色研学之旅。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朱兵署名文章《勇担育人使命,深化“三乡·大思政”建设》在《江苏教育报》刊登发表。陈月萍老师的红色研学视频《走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在“学习强国”省市级平台展播。积极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把思政课上到了红色场馆里、丰收的稻田边、荷藕加工厂里、绿色物流公司、敬老院里……射阳湖镇天平初中《在“行走的思政课”中培育家国情怀》在江苏教育新闻网刊登,射阳湖镇中心初中《踏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行走的思政课”走进苏中报旧址在扬州网刊登,曹甸高中《传承红色基因品味农耕文化》《冬日遇“稻”你青春伴“稻”行》在《扬州教育》刊登,小学段活动成果《宝应日报》进行了专题整版报道。
两项创建
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不断提高全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更好实现幼有所育,2024年我县“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申报与验收工作顺利完成。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对我县进行了实地核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台账、现场走访、随机访谈等方式,考察了我县8所公民办幼儿园,同意我县申报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9月初教育部对我省申报的32个县市区开展了实地抽查。目前,我县正等待教育部最终审核结果,有望顺利创成“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圆满完成省级验收工作。省教育评估院通过听取汇报、查阅台账、重点访谈、现场走访等方式,考察了我县13所公民办中小学,全县台账资料建设、学校现场打造等工作均获得省专家组和市教育局领导高度肯定。2025年,我县将全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优教先锋
以“优教先锋”党建服务品牌建设工程提能力、显担当。争做“学习先锋”。原原本本悟思想。对于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以及党中央做出的制度化安排,领导干部带头学、深入学,广大教职工跟着学、全面学。扎扎实实研业务。订阅专著,引导党员干部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推动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举办“好教育大讲堂”5期,围绕队伍建设、新优质学校发展谋划等主题,邀请县内外专家“传经送宝”。择善而从学典型。结合第40个教师节庆祝活动,树身边典型、立师表楷模,营造“学习模范、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甘做“服务先锋”。机关建设促作风。以“忠诚担当、实干争先、群众满意”“三个好机关”建设为抓手,组织好机关好作风月度“大家谈”,开展典型典范引领季度“大讲堂”,举行创新创优案例年度“大比武”,邀请县级部门,介绍本机关作风建设经验,以机关好作风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民生服务显担当。关注特殊群体,积极应对人口老年化新形势,新建成乡镇老年开放学校4所,村级老年开放学堂5所,提供学位1000多个;推进“托幼一体化”,提供托育学位243个,减轻家庭养育负担;特殊教育学校优质融合发展成果突出,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关注心理健康,建设“荷乡润心驿站”,接受线上线下咨询近300人次;数次在县内大型广场开展“家校携手,润心赋能”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活动。争做“廉洁先锋”。编印《“宝教清风”参考材料》18期,选取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育人使命;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上廉政教育课30余人次,提高防腐拒变自觉性,促进以身作则、引领示范;组织党员教师谈廉政50余人次,推动树立廉洁从教的良好形象;举办全县教育系统廉洁书画大赛并在《宝应日报》展播,构建崇廉尚廉良好氛围;组织党员干部赴“朱氏家祠”等廉政教育基地学习100余场次,坚持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三锐强师
“新锐”筑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31名新教师,招录62名定向师范生。赴遵义、重庆等师范院校招聘紧缺学科教师11名,9名市选优秀青年人才加盟宝应教育。宝应中学再赴南师大招聘毕业生7名。建立健全入职培训体系,组织2024年新教师岗位素养提升培训,共有184名新进教师(含实习教师)受训,围绕班级管理、教育教学常规等主题共设置了五期培训,并举办特长展演活动,夯实新教师成长根基。“精锐”扬帆。举办“优教·领航”干部能力提升研修班,提拔、交流、调整89名局管干部,开展第三期“优教·领航”青年干部读书班县内教育基地培训、论坛团建、跟岗锻炼等系列活动,进行第四期“优教·领航”青年干部读书班遴选,制定《宝应县教育系统青年干部“上挂下派”工作方案》,12名青年干部读书班成员、14名局机关干部挂职基层校(园)多岗位历练,拓宽干部成长通道。充分发挥全县25个名师类工作室(坊)(含省市级)和17个学科管理类工作室(坊)作用,常态化邀请教育名家来宝讲座指导,组织学员外出观摩学习等研学活动,积极为成长型教师积蓄发展潜能。“名锐”远航。新评1名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培养计划成员、1名老师入选江苏省第七期“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1名“苏教名家”培养对象,1名老师成为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老师获评市第六期“英才培育计划”优秀教育人才培养对象。先后选派县内优秀干部教师13人赴芬兰及英国进修学习、8名宝应县“名师”高研班学员赴南通大学访学一年;承办第三期“苏教名家”培养对象小幼管理组第五次集中研修活动、第一期“苏教名家”培养对象现场考核活动等,助力成熟型骨干教师跨越成长。
身心两健
进一步压实了全体教育人的职责和任务,用科学的育人理念和方法,助力办人民满意的高品质“好教育”,全力打造“优教宝应”教育新品牌。以“健康第一”为基础,聚力构建“优学宝应”教育新生态;以“身心两健”为重点,合力培育“阳光校园”生活新样态;以“三个融合”为突破,奋力呈现“全面发展”成长新状态。全年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安宜高中余沃延同学在全国中小学生信息化素养展示提升活动中获得“创新之星”称号,小官庄镇中心初中学生蔡成耀的《除杂草种子器》获得第十九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银奖;在省市各类科技竞赛中,全县近百名学生获一等奖;中小学生信息化素养竞赛中,6人次进入国赛获奖。实验小学《“运河思政”:跨学科协同教学典型案例探索》获教育部重点课题一等奖;安宜实验学校五(11)中队获市英雄中队(蔡廷柏中队)。市中小学田径比赛,宝应代表队总成绩名列前茅,“市长杯”足球中学组五个组别比赛中,我县获得3个组别冠军;桃园小学、实验小学在市“班班有歌声”比赛中分获特等奖、一等奖;白田小学在省中小学诗歌竞赛总决赛中各有多名学生获特等奖、一等奖,其中1人获评“诗歌之星”称号。
质量升级
研训成效不断提升。加强新课标新教材使用全员培训,常态化组织学科教研、教学视导、质量监测等活动,义务段组织开展“优学课堂”“校长谈课改”推进会11场,全学段开展“荷韵杯”县级教学业务大赛。在江苏省初中音乐教师教学基本功和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我县有两名教师代表扬州市参赛获得省一等奖。此外获市级教学比赛一、二等奖的有30多人次。深入实施联盟办学行动,全面开展义务教育段联盟走教送教,全年送教达300余节课。加强高中教学指导,突出“人、课、题”的教学研究。内涵建设成果颇丰。2024年1月,白田小学被命名为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学校(全省6所,扬州市唯一),开发区国际学校小学部被命名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学校。2024年7月,白田小学、实验小学、泰山小学、安宜实验学校初中部等4所学校内涵发展项目成功创建为省级基础教育内涵发展项目,项目总数在扬州市各县市区名列前茅。县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持续推进省级融合教育示范区建设,全年接待省内外10多家特教单位参观、学习,不断放大宝应特殊教育示范辐射效应。2024年9月,县特殊教育学校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先进集体”称号。高考质量不断突破。在2024年扬州市高中高质量考核中,县教育局获得区域一等奖,宝应中学、安宜高中、氾水高中与画川高中分别获得引领校、支撑校、发展校系列一等奖。
资源优化
完成新城实验小学、新城实验初中和实验初中西校区工程建设,完成县直机关第二幼儿园异地重建项目,新学期正式投入使用;平稳顺利完成实验小学、实验初中新城校区施教区划分工作,招生工作稳妥有序。顺利完成县直机关三所幼儿园转隶工作,稳妥推进机关三幼和实验幼儿园天悦园合并办学。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服务中心建设。投入经费近1800万元,完成3所高中运动场、宿舍楼加固和宝应中学水污分流项目,改造城域网中心,并添置280块智慧黑板(含一体机)、800台投影机、600台视频实物展台。投入500万元,完成职教集团2200平方米标准化实训厂房建设工程。落实民生幸福工程,全县添置全新课桌椅8815套,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4615套任务;全县459间教室空调已安装到位,并同步做好路线改造和电力增容,中小学普通教室空调配备实现全覆盖。通过专项考试、支教交流等方式,32名乡村定向师范生到城区学校跟岗学习,79名教师交流至城区学校、热点学校、乡镇学校。
幼有所托
县教育局与卫健部门密切配合,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鼓励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托班幼儿,提供普惠托育服务,全县43所幼儿园中的40所已完成托育机构备案工作。根据托育需求,2024年秋学期全县14所幼儿园开设了15个托班,招收了238名幼儿,有效减轻家庭养育负担。为不断提升普惠托育服务品质,县教育局从托班环境升级改造、规范健全托育服务标准、托育师资队伍管理建设、托育与幼儿园教育科学衔接等方面入手,持续加强托班专项管理,提升托育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满足家长对高品质托育服务的需求,实现幼有所托,幼有优托。
社教惠民
积极组织和指导各镇社教中心参加省社区教育“四项”评比和市“社教富民”深化工程先进单位、精品项目等重点创建工作,安宜镇《荷乡大讲堂美食篇——全藕宴》获评省品牌特色课程,泾河镇《荷乡老年大学特色课程开发研究》课题被确立为省级课题。1人获评“全国百姓学习之星”,2人获评“省百姓学习之星”,3人获评省社区教育先进工作者,1人获评省社区教育志愿者。西安丰镇、经济开发区、曹甸镇、柳堡镇创成扬州市老年开放学校;鲁垛镇陈幸村、广洋湖镇严桥村、安宜镇世纪园社区、安宜镇中港校区、安宜镇南园社区创成扬州市老年开放学堂。
护校安园
校园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制定印发《全县教育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2024-2026年)行动方案》,全面实施“1530”安全教育机制和校园安全风险提示制度,制发校园安全风险提示152期、校安预警52期;上好开学安全法治第一课,参与师生7万余人;不断升级安全教育基地,建成“润苗驿站”7所、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学校2所、职业学校校园警务室1所、候学驿站3所。强化法治队伍建设,夯实校园法治实效。落细落实防欺凌、防性侵工作要求,制定工作方案、任务清单,组建法治名师宣讲团,62名市级法治名师开展防欺凌教育578场次,覆盖人群41125人;组织女童保护讲师团73名讲师开展防性侵宣讲225场次,覆盖人群3.4万人次。县教育局获评“江苏省无诈机关”、实验初中获评“江苏省无诈校园”。用心织密防溺水安全网。防溺水宣传教育“一日一提醒”,每日通报、每周督查、每半月工作交流,共发送防溺水短信19万多条,发放告家长书7万余份,假期中发放宣传手册30936份,登门入户宣传9500多人次。在重点水域共设置警示牌1069个、救生圈759只、救生绳741根、救生杆813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