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1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六版:应急管理
2025年01月27日

全方位治理,促安全形势向好

——2024年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回眸

2024年,全县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工作部署,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统筹开展六个“一件事”全链条治理、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等系列专项治理,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加快推进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

坚持长管长治、长治常严,全力践行安全发展理念

政治引领高位推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县委常委会、县委中心组学习会常态化学习内容,全年开展学习活动12场次。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全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重要内容,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和县安委会全体(扩大)会议定期分析通报安全生产形势,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把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领域、全阶段、全过程,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教育培训强化意识。举办全县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培训班等系列活动,强化“没有安全、一切为零”的底线思维,将安全生产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内容,列入党校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教学计划,并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年度考核、提拔任用的重要参考,提升基层重安全、抓安全的责任意识。

警示提醒坚守底线。常态化警示提醒,印发《安全生产警示提醒单》20份,深刻汲取县内外事故惨痛教训,及时提醒全县上下举一反三,强化落实各项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坚决防范遏制类似事故发生。

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力压实安全生产责任

强化党政领导责任。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责任清单。制定县党政领导挂钩镇区、挂钩重点企业“双挂钩”制度,清单化明确一批亟待推动解决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重点问题,确保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落实落细。重点节日、活动时段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结合工作分工、联系镇区、联系重点企业、联系重点项目,开展“四不两直”安全生产督查。

细化部门监管责任。印发《宝应县安全生产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明确各镇区、各部门安全生产年度重点工作责任。研究制定《全县安全生产领域事权职责分工》,明确各重点行业领域及21个新业态新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县安全生产7个督导组,围绕每季度督导重点,深入一线督导检查,强化各单位加强行业领域风险管控和隐患整改,全力消除监管盲区。

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紧盯企业主要负责人这个“关键少数”,落实主要负责人“逢查必考”制度,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深化工业企业风险报告制度,指导2137家工业企业按期完成风险报告,精准开展风险辨识,有效采取管控措施。全面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累计发放“红丝带”安全生产举报奖励4.85万元。开展安全专家服务企业108家次,提出隐患整改建议近千条。

坚持靶向施治、把脉问诊,全力开展系列专项治理

深入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印发《宝应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年)实施方案和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开展重大安全风险源头管控、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等“八大行动”,细化2024年3个方面、43项重点任务,均落实责任单位。扎实开展“保安全、护稳定”重大事故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动,对重点场所、关键部位、薄弱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自查自改,并对2023年以来778条重大隐患分级分类进行“回头看”,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累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8864家,发现重大事故隐患173项,已整改169项,行政处罚145.13万元,一案双罚29次,公布典型执法案例43个。省安全生产第六督导组交办问题隐患2条、市安全生产第一督导组交办122条问题隐患,已全部整改完成。

扎实开展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全面推广应用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系统,制发《宝应县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宝应县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责任划分清单》,建立健全各类小场所安全治理责任体系,运用“网格化+铁脚板”开展拉网式、起底式摸排,建立“一场所一档案 ”,严格落实“季巡查、月自查、日打卡”工作制度,准确辨识场所安全风险,排查整治隐患,严防“小隐患”酿成“大事故”。滚动摸排录入小场所总数1.24万家,整改小场所问题隐患803条,配备安全巡查员932人,消防指导员210人,场所消防安全员1.2万人。三季度安全巡查率100%,四季度巡查率97%。

统筹推进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厂中厂”安全方面,建立“厂中厂”统筹协调、分工协作、联合执法、精准施策长效机制,累计采集录入“厂中厂”208家,承租方731家,于风险报告系统上报符合条件的企业398家。完成一轮全覆盖检查,共排查录入问题隐患1071条,已整改完成1012条(其中重大事故隐患4条,均已完成整改)。安装“一键响铃”装置769套,安装烟感报警装置344套。化工和危化品安全方面,聚焦17条整治内容,深入开展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废弃处置等环节全链条整治。滚动排查出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老旧装置2套,均已完成整治。7家化工园区外企业完成“一企一策”整治方案制定,并均已完成自查整改系统上报。全面推行危货道路运输企业、车辆、驾驶人员“安全码”赋码运行。燃气安全方面,组织开展各类燃气供应设施隐患排查行动90余次,整改完成一般隐患52条;推动实施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对3家不符合安全综合评价运行要求的瓶装液化气灌装站予以关停。组织全县6家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开展城市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完成全县3座燃气厂站、451.42公里的市政燃气管道大起底排查,整改一般隐患26条;督促宝应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投资180万元,完成9个小区14.74公里燃气立管老化更新工作目标;持续联合打击“黑气”,查处黑油气刑事案件8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4人;完成餐饮场所“瓶改管”86户高质量考核目标。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安全方面,深入推动“生命至上”,隐患必除和打通“生命通道”行动,同步开展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持续推进消防隐患排查整治,重大隐患动态清零,一般隐患即查即改,完成857栋高层隐患检查全覆盖。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安全方面,着重加强对重点高层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审查,办结公共建筑消防验收2件;对外墙保温材料开展综合检查,组织全县在建工程建设单位项目相关人员约130人参加安全教育培训。电动自行车安全方面,印发整治工作方案,组建工作专班,组织开展联合集中检查行动4次,全县190家电动自行车经营单位实现监管全覆盖,2个住宅小区电动车充电设施项目已完成试点并运营,9栋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架空层建筑完成整改。此外,农机、养老机构、旅游、校园、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均严格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扎实开展专项治理工作,行业安全形势均稳定向好。

坚持强基固本、群防群治,全力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强力量提能力。进一步强化基层安全监管力量配备,共配备在编监管人员65名、专职安全员90名,各镇区公安、消防人员均按要求派驻到位,持续深化“1+3+X”周例会和“日巡查”工作制度,累计召开会议512次,研究解决重点事项1486条。以跟班轮训活动为主线,组织开展冬季岗位练兵、监管能力提升等专题培训活动,累计组织开展专题培训124次培训,覆盖3130人次。荣获全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实战演练竞赛个人“一等奖”、团体“二等奖”。

抓宣教提质效。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月”、“5.12”防灾减灾等系列宣传活动,精心组织“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安全生产专题宣讲,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人群,抓实抓牢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累计宣讲327场次,覆盖企业2482家。组织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1.5万人次、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5140人次、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1.2万人次、“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安全宣传3万人次。组织“三项岗位人员”考试1449人(其中特种作业人员1097人,高危企业主要负责人291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61人)。

细防范保安全。建立常态化防灾减灾风险会商研判预警机制,每月印发《全县灾害事故风险提示报告》,深化“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配置手电筒、防潮垫等18类3225件应急救灾物资。修编全县总体预案和36个专项预案,建成县级应急救援队伍48支、1384人,重点企业自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3支、55人,社会应急救援队伍3支,98人。组织企业开展应急逃生演练228家次,开展商住楼火灾综合应急演练,切实提升居民和企业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坚持创新创优、提质增效,全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创新“1234”执法新模式。坚持把深化执法体制改革作为夯实安全应急基层基础的有力举措,着力探索“1234”执法新模式、下沉执法重心、规范执法行为,全力破解多层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努力构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新格局。即:1套责任体系,构建以执法依据、执法主体、执法职责、执法程序、执法标准和执法责任为核心内容的执法责任制体系;2种执法模式,探索建立“委托执法”+“派驻执法”运行机制;3个关键节点,紧扣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关键节点,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全面开展行政执法工作;4大提升工程,实施思想认识提升、能力素质提升、作风建设提升以及服务质效提升“四大工程”。 该模式被国家应急管理报专题报道推广,湖北省安陆市专题来宝学习交流。

构建玻璃行业五星级管理体系。明确玻璃制品加工单位13条重点整治内容,构建星级管理模式。即:玻璃行业对应不同的等级监管,整治内容100%到位,对应5星,允许生产经营,检查频次每月一次;整治内容 80%到位,对应4星,允许生产经营,未达标项责令限期整改,未整改的,下调 1星,检查频次半月一次;整治内容60%到位,对应3星,允许短期生产经营,未达标项责令限期整改,未整改的,责令停产整顿;整治内容60%以下的,责令停产整顿,经整顿后仍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

出台喷漆房安全整治“八必须”。以工贸企业喷漆房为切口,强调“讲规范、抓硬件、强管理、求实效”,开展专项安全整治,总结提炼形成喷漆房安全整治“八必须”要点,切实补强企业安全生产的薄弱点。该项工作被国家应急管理报专题报道推广。

探索建立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将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网格化管理,切实提升安全生产防控能力,结合实际制发了《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建立“网格排查、镇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方案》坚持“责任分解、职责明确、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施条块结合。细化了各镇区的安全管理职责和工作内容,明确了各镇区党政领导班子挂钩联系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片区工作制度,并要求每两个月对挂钩联系行业领域、片区开展一次全覆盖检查;同时梳理了网格安全管理各责任人定期走访、宣传、排查、报告等工作职责,进一步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地推动了安全生产各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2025年是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圆满收官之年,全县上下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为目标,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抓手,以强化安全监管为重点,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为根本,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