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胜“数智化”水平领先全国线缆行业
一条生产线装配了近百个传感器
□通讯员 冯名星 记者 梅友宽
“一条宝胜电缆生产线上,装配了近百个各类传感器,它们就像近百个火眼金睛,不知疲倦地采集各项质量数据,实时收集与分析生产数据、材料消耗,并通过每个工位前的屏幕,实现产线整体可视化,从而对生产过程严格控制。”近日,宝胜智能董事长朱学军向记者介绍了宝胜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
更神奇的是,相同的一幕在南方电网公司的大屏上竟然同步呈现。“他们可以对订单产品的原材料、工艺、产线情况实时监控、准确追踪,实现在线监造。”朱学军说,疫情期间,公司的“数智化工厂”发挥了很大作用,项目方无须亲临车间现场考察,就可以随时掌握宝胜产品的质量。
近年来,宝胜大力推进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三化”改造,“数智化”水平居于线缆行业领先地位。宝胜中压车间、信号网络车间、特缆车间等制造单元,牵头起草了线缆企业数字化工厂行业标准。宝胜中压和宝胜高压作为国网和南网首批接入企业,参与国家电网电工装备智慧物联网和南方电网供应链统一服务平台的建设。公司相继实施了精密导体智能物流、网络信号智能制造、高分子智能制造等项目。宝胜中压车间、海缆车间分别获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5G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称号。去年,在中国科学院下辖的《互联网周刊》联合有关权威部门发布的“2021智能工厂TOP200”排行中,宝胜股份列第68位。
“今年我们将根据‘数智化三年行动滚动计划’的安排,推动宝胜各车间、各子公司全面推进‘智改数转’工作。”宝胜股份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完成精密导体智能物流一期项目建设,申报江苏省“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项目,启动5G网络三期智能工厂建设,完成高压车间扩容升级智能制造方案。
为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宝应在产品工艺设计环节,运用CAPP工艺管理系统,提高产品工艺设计效率和质量。在设备运行环节,运用IOT平台、设备管理系统,掌控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动态信息,实现设备精细管理。在生产协同方面,实现与ERP系统对接、订单信息同步、生产进度跟踪,有效减少物料超耗,降低生产成本。在质量管控环节,掌控关键环节质量数据,追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完整,建立质量控制模型。未来,宝胜将逐步实现企业内部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数据价值流动,并逐步向上下游企业形成生态连接,充分发挥数据价值。
据了解,宝胜在推动自身“智改数转”的同时,还成立了一家技术服务性企业,并入围扬州市“智改数转”服务产品供应商名单。下一步,将为全县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水平进行诊断,提供从产品设计、工艺研发、生产过程协同、产品质量追溯、设备精细管理、仓储物料管理、数字孪生等多个产品的微服务、微产品,并将上述业务集成组合,提供数字化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为全县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分享更多宝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