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0年09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四版:文学
2020年09月16日

远去的草木灰

□ 马晓炜

上班的路上,看到环卫工人忙碌着清扫路边纷落的黄叶,我情不自禁想起故乡的草木灰,那暗色的、深黑色的、葱白色的草木灰,曾温暖了我的童年,成为人生一缕抹不去的乡愁。

入秋时节,母亲会在菜园里播种一些蔬菜的种子,过了几天,鲜嫩的幼苗就破土而出。这时母亲小心翼翼地从灶膛里,掏出草木灰,放入一个柳筐里,挎到园子里,趁着清晨的露水,将它们均匀撒到菜地上,草木灰在露水的浸透下,颜色会逐渐的变深,有的吸附到菜叶上,有的融入泥土。由于这些菜叶,特别招惹虫子,有了草木灰的保护,再也不用担心虫子的光顾,菜苗可以茁壮成长了。

从我记事起,草木灰似乎任何时候都能派上用场。牛棚、猪圈、鸡舍潮湿了,母亲将草木灰撒在里面,地面立即变得干爽清洁起来。用不完的部分,母亲更是舍不得浪费一分一毫,从年头至年尾,每天都把这些草木灰,精心积攒起来,堆放在一起,留做田里的肥料。到了红薯栽种的季节,草木灰被父亲运送到田里,放在红薯秧的根部。看到我和弟弟们一脸的疑惑,母亲给我们讲“一窝红薯一把灰,红薯结成一大堆”的民谚。从中知道了,当时化肥还不像今天这么普及的时候,草木灰由于是麦秸、玉米杆、枯枝烂叶等燃烧后所余下的灰烬,凡是植物所含的矿物质元素,草木灰中几乎都含有,特别是钾元素的含量最高,是一种养分齐全的天然肥料。而种植红薯时,用草木灰做底肥,更有利于增加红薯的产量。

其实,草木灰的用途还远不止这些。那时清洗家中的锅碗瓢盆,母亲常会随手从灶膛里抓一把草木灰,放在上面擦洗,然后用水一冲洗,顿时洁净如新。而当我和弟弟们不小心碰伤了胳膊、划破了手,母亲也用草木灰,敷在我们流血的伤口上,起到止血消肿的功效。

参军入伍后,我从书本上找到了答案,原来在《唐本草》《本草拾遗》《纲目》等典籍中对草木灰均有详细记载,它别名叫冬灰、藜灰,味辛,微温,有毒,可散寒消肿,消症破积等。没想到识字不多的母亲,却深谙草木灰的药用价值。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用柴禾生火做饭的越来越少了,草木灰正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我想多年之后,我的儿女也只有在文字里与它邂逅了,不知那时他们能否从中感受到故乡的温暖。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